小恒水饺李恒:16岁来北京,每天只睡5小时,被“恐惧”推着向前走
文章来源:亿欧网 作者:冀玉洁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外卖、快食便当等开始逐渐兴起。再加上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品牌化、个性化开始逐渐替代吃饱和便宜的需求,成为主流的餐饮消费形态。小而美的小恒水饺就是一个顺应了消费升级新趋势的快餐品牌,并且其中融入了很强的创始人个性。
“16年创业经历、35家门店、2个工厂”,这些数字概括了小恒水饺的创始人李恒这些年来做的事。如今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恒,做着大家觉得又苦又重的餐饮行业。他每天工作近20小时,管理着出身于世界500强企业、比自己年长的高管;下班之后,做音乐,出专辑,最爱的歌星是TFboys、华晨宇和张杰。他还发明了红酒配饺子的吃法,让著名投资人,徐小平吃完后高兴的跳起舞来。这样的李恒,背后的故事一定很多。来吧,斟满酒,故事就要开讲了。
①“看不到希望的生活让我恐惧,这恐惧又推着我前进”
2001年,16岁的李恒带着梦想来到北京。可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怀揣500块钱,李恒租了一个三室一厅客厅的小隔间。房间里只放得下一张单人床、一把吉他、一个椅子。“开了门就是过道,关上门就是床。”李恒苦笑道。“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隔壁是一对情侣,他们有什么动静,我听得一清二楚。并不是我有意要偷听,而是客厅的两个房间就只是用一块三合板隔着,三合板根本不隔音。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要来北京,难道未来所有的生活都是这样的吗?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那时候的李恒凌晨2点睡,早上7点起,每天只睡五到六个小时,拼命努力,开琴行、办公司、做投资,生活才慢慢好起来。如今,好多人问他,支撑他一直奋斗的东西是什么?他说第一是梦想,第二就是对过去未成功时的恐惧。“我每次想到我刚来北京那会儿的画面,我就想我奋斗到现在,只能越做越好,不可能回到过去,过去的生活是一个让人恐惧的东西。我现在做梦还会梦到那个情景。“其实,我能理解李恒的恐惧,现在北漂的年轻人大多数都还在过着他说的那种生活,没有希望,没有未来,什么都看不到,唯有不知疲倦地奋斗,才有可能改变现在的生活。但也只是有希望,不过李恒算得上是一个奋斗成功的例子,看到有人成功了,北漂们的希望是不是会多一些?现在,李恒再讲这些事情,好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但是,午夜梦回,曾经的没有希望的生活还是时刻鞭策着他一直向前奔跑。
②“31岁的我,已经创业16年了”
李恒从上高中时就开始开琴行,大学期间,他开过互联网公司、音乐公司。毕业之后,开始投资餐馆,也就是小恒水饺的前身。
这些创业经历或失败、或成功,但最终帮他实现了财务自由,也让他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怎么跟工商税务、供应商、消费者打交道。小恒水饺的很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都是在这些年的实战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
李恒非常赞同徐小平说过一句话:“人生的一次创业是你所有的人品的总集合和总爆发”。正是之前十多年创业经验的积累,使得李恒的小恒水饺少走了许多弯路。
小恒水饺创立不到三年频繁获得融资,发展过程看起来也比较顺利。“我很好奇您有遇到过泰山压顶的时刻吗?”李恒笑言:“没有。因为遇到的太多,所以就没有了。我创业了15年,已经总结出经验了。当每一次你觉得这件事是泰山压顶的时候,请保持微笑。因为第二天,不是说它会过去,你会发现第二天,比第一天还泰山压顶。第三天,比第二天还泰山压顶。被泰山压几次,你还没死,然后你再挺过去,你就好了。真的就是这样,小恒水饺现在融资是挺快,但你知道我之前做企业没有人给你融资,靠的是什么,滚雪球,自己的钱投进去,赚了,那就赚了,继续扩大再生产。赔了也就赔了。所以说,我经常会讲的就是,小恒水饺为什么发展快?就是在每一轮融资的时候,都想着没有投资的时候怎么做活的,现在照样怎么做活,资本只不过是助力,我现在永远都这么告诉我自己。”
③扔掉的800斤饺子,剃了筋的肉
2010-2014年是小恒水饺的产品研发阶段。那时候,李恒带着12人的团队,吃了9000多家的饺子馆,最多曾经一天他吃了7顿饺子。终于,经过四年的准备时间,2014年8月,小恒水饺诞生了;2014-2015年则是小恒水饺摸索商业模式的阶段,李恒和团队一起总结出了一套饺子出品的标准化流程:工厂包好饺子后,运到门店,门店进行售卖。2015年时小恒水饺的门店数仅有数家。2016年开始大举扩张,到年底,小恒水饺已经在北京开出了35家店。
品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小恒水饺也不例外。目前,小恒水饺有三家工厂,因为要求手工标准化操作,所以对包饺子工有极其严格的素质考验。曾经,有一次新工厂投产之后,生产出来的饺子,皮的颜色,味道都没有之前的小批量好。李恒陷入了恐慌当中,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品牌在标准化扩张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后面每一次扩张都还会再遇到这个问题。
据李恒回忆,当时管理层全都下工厂,和厂长、工人以及所有技术人员都在一起商谈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了不眠不休的5天之后,终于研发出跟之前一样的品质的饺子,李恒这才放下心来。而之前不符合标准的七八百斤饺子全都被倒掉了。
由此可见李恒对产品品质的高要求。小恒水饺的特点在于油很少,吃起来又很香,而且菜很新鲜,吃到嘴里会发现,每个菜都有每个菜的味。因此俘获了很多食客的心。小恒水饺的天使轮投资人徐小平也是小恒水饺的铁杆粉丝。据李恒透露,徐小平是一个美食家,也是小恒水饺的首席战略品尝官。他经常会吃小恒水饺,而且还很挑剔,挑剔到什么程度呢?吃到一个肉筋,他就会跟李恒发怒:“李恒,这是你巨大的失误!”
肉上面都有筋,剔掉肉筋,成本是很高的。但徐小平认为消费者虽然不是美食家,吃不出东西为什么好,但是他要是吃得舒服,就会再来吃,没有肉筋的饺子就是比有肉筋的好吃。李恒觉得有道理,因此,如今的小恒水饺会进行三次剔肉筋的过程,把肉上的筋剃的一点都不剩。“终于有一天,徐老师说,嗯,这次的一盒饺子,一个肉筋都没有的时候,我就发现我们是过关了。”李恒笑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你把饺子吃到嘴里的时候觉得香,但你不知道我们背后做了多少处理。”
④“所有企业不行,一定是人不行”
“所有企业不行,一定是人不行。”这是刘强东说的一句话,李恒很赞同。2017年小恒水饺会走出北京,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扩张,未来3-5年小恒水饺希望能在全国扩张到300-500家店。那在扩张的过程中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李恒的答案是“人”。他认为目前小恒水饺的中高层虽都来自世界五百强,但在那些公司里他们大多是执行层,而在小恒水饺需要创造力。李恒经常跟高管们讲:“现在你们追着公司走,能追上已经不错了。下一个阶段需要你们引领着公司往前走,其实真正牛逼伟大的公司是高管引领着公司往前走的。”在他看来,企业做大了之后,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事儿。建工厂、研发新产品、扩张新门店,这些都需要钱,但都是由人来做的。人用的好,就不会有大问题。
新年伊始,感冒了的李恒第一次准备在12点前睡。创业本是一件辛苦的事儿,但正如李恒新年寄语说的那样”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但是梦想和开心是最重要的,”希望创业者们也可以学学李恒,在苦逼创业的同时,也能够苦中作乐。
[声明:谬讯网对其及合作公司刊载及发行的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产品及服务等拥有版权及相关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谬讯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将本网站产品及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谬讯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和文章来源为“谬讯”,否则谬讯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